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 >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本院医生 >

医院简介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原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于1901年创办的圣修医院。医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百年名医院联谊会”成员和“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


建国后为支持西南铁路建设,医院于1951年整体划转西南铁路工程局成为“基地医院”,为西南人民盼望多年的成渝铁路建设工程提供医疗保障。1958年,医院正式更名为“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中心医院”,从此开启了医院作为成都铁路局职工医院50年的辉煌历史。期间,国内知名老中医杜自明、蒲辅周等前辈先后来院工作。成都市名老中医廖冥阶、高诚宗等前辈更是将毕生心血完全献给了医院。以这批名老中医为代表的医院先辈们,投身医院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铁路职工健康服务,用毕生的精力全力支持祖国西南铁路建设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献身医学、无私奉献,铸就了百年医院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也成就了医院和成都铁路局千万职工之间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和历史渊源。2004年,按照国家铁路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医院作为辅助系统从铁路主业剥离,移交成都市政府成为市属公立医院。2010年,医院整建制划转成都大学,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在医院挂牌成立。


医院开放床位900余张,医疗设备及固定资产3亿余元。拥有1.5TMRI、64排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骨科导航系统、脊柱微创手术系统、腔镜手术系统等一大批现代化医疗设备,以及先进的层流手术室、电生理室、骨库、动物实验室、内分泌实验室、PCR实验室等。年门急诊7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2.5万余人次。医院现有职工近1200人(卫生技术人员1052人(88.03%)),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40余人,博士、硕士150余人。有110余人在各级学会担任学术职务,拥有一批省市知名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硕士生导师。医院是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医院首席专家、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为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现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创伤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医院学科体系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了省、市、院三级重点学科群和一批特色专科。骨科是省、市两级医学重点学科,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创伤骨科研究所——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设在医院;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和消化内科为院级重点学科。医院的创伤及复合伤急救、呼吸重症治疗、高难度骨科手术、中医康复、泌尿系微创手术、前列腺癌早期诊治等技术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医院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和遵义医学院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近年来,医院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十余项,开展新技术300余项,出版医学专著多部。2015年,由医院首席专家李开南教授主持的“医用机器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项目以评审结果排名第一获得成都大学批准立项。医院泌尿外科陈林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实现了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突破。


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先进。完成了国内西南地区首例骶神经调节神经电极植入术;在西南地区作为首家医院开展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项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神经内科成立了四川省首家眩晕中心;在市级公立医院中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治疗骨肿瘤……


医院高起点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与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因茨大学、马丁路德大学哈雷维滕博格医院、埃森-杜伊斯堡大学胸外中心、泰国清迈大学等著名大学及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深度合作和交流,并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赴德国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与交流。2014年4月,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医学科技交流基地在我院正式挂牌,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德中医学科技交流机构。


医院作为成都市北部区域的医疗中心、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正朝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城市型综合大学附属医院迈进。
医院地址:
怎么走:
展开↓
医院电话: